关注学生身心健康,促进全面而有个性发展
近年全市全面加强身心健康教育,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较好。但测评数据显示学生身心健康仍有待改善,需要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。
一是加强体育和艺术教育。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体艺课程,切实落实"体艺2 1",**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,建立机制,切实提高学生体育、艺术素养。
二是常态化实施体质健康监测。完善学生身心健康监测与评价体系,重点监测学生的身体形态、身体机能、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情况及其变化趋势,*促进学生身心健康、体魄强健。
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。树立"治未病"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,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团队心理辅导,提高学生抗挫能力,培养阳光心态,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。
四是统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。整体设计综合实践活动,积极开展好研学旅行,充实劳动与技术课及实践活动课,组织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、公益性劳动、职业体验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等,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
强调,“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,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,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,坚决克服唯分数、唯升学、唯、唯论文、唯帽子的顽瘴痼疾,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。”以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理论视角来看,正是对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分数GDP崇拜、教师主体性膨胀、整齐划一思维、应试教育倾向、以自我为中心、漠视情感价值等问题进行富有建设性的批判。
学生学习动力较强,兴趣爱好广泛,特长发展良好
学生学习主动性、积极性高,兴趣特长明显。76.97%的初中生和78.08%的高中生认为学习是一件有意义、快乐的事情;80.41%的初中生和83.8%的高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; 88.73%的初中生和90.13%的高中生除学习外,有自己的兴趣爱好,对自身爱好、特长学习态度积极,81.79%的初中生和86.98%的高中生爱好特长已坚持一年及以上。
06
学生学业负担有所减轻,睡眠不足、
作业时间偏长及课外培训普遍等现象亟待改善题
1.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业负担适中。初中和高中学生认为学业负担合理的比例分别为75.78%和74.04%;学业负担"比较重"和"过重"分别为24.21%、25.96%。
2.部分学生睡眠时间不足,作业时间偏长。测评数据显示,仍有部分学生睡眠时间不足、作业时间偏长,需引起高度重视。2017年全市仅23.21%的初中生、37.01%的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规定标准,39.35%的初中生、36.00%的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在8-9小时和7-8小时之内;37.43%的初中生、26.99%的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在8小时和7小时以下;16.53%的初中生、15.88%的高中生每天作业时间在规定标准以内,还有9.46%的初中生、25.73%的高中生每天作业时间在3小时及以上。
3.学生学习压力较大。学业负担不仅源于校内,"校外增负""课外加餐"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。63.88%的初中生和46.46%的高中生参加了校外培训,25%的初中生和13.76%的高中生参加了3门及以上的校外文化课培训;33.21%的初中生和26.5%的高中生因父母对自己的成绩期望值太高而倍感压力。
07
教师专业素养较好,职业认同度高,教师信息素养、创新能力有待提升
1.大部分学生喜欢任课教师,认可度高。90.93%的初中生和91.16%的高中生对任课教师感到"很满意或较满意";中学教师职业认同度较高,74.62%的初中教师和75.95%的高中教师对自身从事教师事业有自豪感,感到"很满意或较满意";73.94%的初中生和71.74%的高中生认为任课教师知识渊博,教学方法多样,深入浅出、*听懂; 90.65%的初中生和92.95%的高中生表示师生关系融洽。
2.部分教师信息素养、创新能力表现不**。22.06%初中生和23.22%高中生反映教师习惯采用传统方式教学,信息技术使用频率较低。在教学常规检查和教学视导中,发现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没有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探究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,教师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。
08
学校公众满意度较高,部分学校办学特色有待彰显
1.大部分学校师生、家长认同度较高。全市92.88%的初中生和93.64%的高中生喜欢学校,感激学校的培养;76.68%的初中家长和72.72%的高中家长认可学校,对学校感到满意;75.23 %的初中教师和77.63 %的高中教师对学校有文化认同,感到"很满意或较满意"(见图4)。
2.部分学校办学特色不鲜明。27.29%的初中生和22.87%的高中生不了解学校特色;26.88%的初中家长和22.57%的高中家长不了解学校发展方向。在教学常规检查和文献分析中,发现部分学校办学同质化,办学特色不明显。
三
综合评价相关分析
01
睡眠不足,会影响学业质量
对比学生睡眠时间测评指数前30%学校与后30%学校学业增幅,发现前者学业正增值学校数量多于后者。进一步对比学业增值前30%学校与后30%学校的睡眠时间状况,发现前者睡眠时间测评指数显著**后者(见图5)。数据表明学生睡眠时间相对充足的学校学业质量相对较好。
02
作业时量过长,对成绩提升没有显著作用
学业成绩较好学校的学生每天完成学校作业的平均时间分布在1.5-2.5小时区间内,而**过3小时以上,学生的学业成绩出现平缓和下滑的趋势(见图6)。表明作业时量过长,学业成绩呈下降趋势。学校应引导学生注重掌握学习方法、提升学习效率。
03
课外培训较多,学业增值不明显
对比参加课外培训比例前30%学校与后30%学校学业增幅,发现前者学业正增值学校数量少于后者。参加课外培训班越多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越好。家长和学生不要过份迷信课外培训,要防止过度补习降低学习兴趣的现象。
04
亲子关系良好,有利于促进学业成绩提升
回归分析发现,初中学生亲子关系状况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,高中文理科均呈现类似规律。对比学生亲子关系测评指数前30%学校与后30%学校学业增幅,发现前者学业正增值学校数量多于后者。对比学业增值前30%学校与后30%学校的学生亲子关系状况,发现前者亲子关系测评指数显著**后者(见图7)。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,有利于促进学业成绩的提升。
05
运动锻炼状况良好,学业成绩较好
对比学生运动锻炼测评指数前30%与后30%学校的学业增幅,发现前者学业正增值数量多于后者。同时对学业增值前30%与后30%学校学生的运动锻炼状况进行差异性检验,发现前者运动锻炼测评指数显著**后者(见图8)。表明注重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,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的学校学业成绩相对较好。
业负担过重,不利于学业成绩提升
对比学生学业负担测评指数前30%学校与后30%学校学业增幅,发现前者学业正增值学校数量多于后者。同时进一步对比学业增值前30%学校与后30%学校的学生学业负担状况,发现前者学业负担测评指数显著**后者(见图9)。
此外,方差分析发现,学业负担较轻或学业负担中等水平的高中文科学业成绩要显著**学业负担过重的学校,高中理科均呈现类似规律(见图10)。可见,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学业成绩的提升,需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,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。